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URL
男性更易「性爱分离」(包括男男伴侣)
男性更易「性爱分离」(包括男男伴侣)
性爱分离有没有性别差异?
毫不意外的结果:有的。Jennifer Petersen 与 Janet Hyde 发表在《Psychological Bulletin 》上的一项大型数据研究发现:在异性恋群体中,相较女性,男性更容易进行「无爱之性」的行为。
研究者汇集了 834 项研究及超过 100 万名参与者的数据,通过荟萃分析对性行为和态度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全面分析。结果发现:
男性参与随意性行为(casual sex)的次数更多,且对随意性行为持更加宽容的态度。这意味着相较于女性,男性更容易参与没有爱情色彩的性行为中。
研究者从不同方面解释了这一现象的产生:从进化论的角度看来,男性需要发生更多性关系,增加延续后代的可能;从认知理论的角度看,性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标准不同,男性可以接受随意性行为和多个伴侣,而女性做出同样的举动,则会受到惩罚。
那么在同性恋群体中,这种差异是否依然存在呢?
Jes L. Matsick 等人发表《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》的研究表明,相较于女同性恋群体,男同性恋群体更有可能接受「无爱之性」。
这项研究共涉及 952 位参与者,其中三成为女同性恋群体,七成为男同性恋群体。研究人员通过访谈形式,对比了男同性恋群体与女同性恋群体在随意性行为方面的差异。最终证明,男同性恋群体对于随意性行为的接受度更高。
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,可能是性文化对于女性的规训,依然会在女同性恋者身上发挥作用。上面的这些研究表明,相较于男同性恋者,女同性恋者在随意性行为方面的羞耻感可能会更重。
但随着时代的发展,女性对于性行为的态度也在不断经历变化。研究者们认为,这种关于性的性别差异将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缩小。
单从神经学角度看,「性」和「爱」是可以分离的
很多时候,我们认为性爱无法分离,是因为爱的感受总是和性冲动交织在一起,很难分清它们的先来后到。但在我们的大脑中,「性」与「爱」的产生却有着明显的区分。
Stephanie Cacioppo 等人发现:虽然爱与性欲的生成存在共享区域(前岛叶、纹状体、前扣带皮质、额中回、颞上回等),但是:
◍ 只有爱欲会更强烈的激活腹侧被盖区与右侧纹状体——这是两个富含多巴胺的区域,与「获得奖赏动机」与「习惯形成」息息相关。同时,爱也会减弱腹侧纹状体、下丘脑和杏仁核的活动。
◍ 只有性欲能让大脑中的杏仁核产生活动,这个区域掌管着恐惧与悲伤的情绪。
这些研究结果意味着,「性」和「爱」在神经学中是两种不同的体验。性欲被辨识为一种非常具体的目标,而爱则是一个更加抽象、灵活和复杂的目标。
以及,性欲是一种相对短暂的身体反应,而爱欲是一种更加持续性的情感活动(有时候觉得大脑还挺浪漫的,原来爱一个人,真的是一种习惯。
对无性恋者来说,可以有「爱」而无「性」
对于无性恋者们来说,「有爱无性」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。
在《在中国,有1000万人从不想睡别人,也不想被睡》一文中,我们曾经介绍过,无性恋(asexual)是一类正常的性取向,人群占比大约为 1%-3% 。它并非是一种选择(或疾病),而是一种身份认同。
对绝大多数无性恋者而言,「缺乏对他人的性欲望」是这一群体的共性,但这并不代表无性恋者不会产生爱的感觉。因为无性恋群体还可以被分为具有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(romantic asexuals)和无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(aromantic asexuals)。
Amy N. Antonsen 等人发表在《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》的一项研究,结合了之前七项关于无性恋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。研究显示,在 4023 名无性恋参与者中,有近 74% 的无性恋者表示,自己在他人身上经历过浪漫的吸引,但却不会产生性欲。
不过,无性恋者缺乏欲望,可能主要是缺乏对他人的欲望,而不是缺乏欲望本身。有证据表明,无性恋者有某种形式的欲望时,它通常是一种「孤独的」欲望——一种与他人无关的欲望或一种无伴侣的欲望。
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无性恋,并不能完全依赖是否存在生理反应。因为相当多的无性恋者都会自慰。其中一些人,可能会有「弥漫」的情欲感觉(也可能完全没有)。
换句话说,他们即使对性刺激有某种程度的身体反应,也不存在与他人有性关系的「自我」,也就是对他人的性欲望。
性欲不匹配的伴侣,还能好好相爱吗?
「一个想要?一个不想要?」
在现实生活中,性欲不匹配的问题可能会成为许多情侣和夫妻的难言之隐。人们普遍认为,如果伴侣双方的性欲不能保持同步,一定会对关系产生长期的影响。
James Kim 等人发表在《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Science》的研究结果,却对这种想法提出了质疑。结果显示,一些伴侣在性欲存在差异的情况下,仍能保持高质量的关系。
一共有 366 对异性伴侣参与了此次研究。每对伴侣都表明了自己的性欲水平、对性和关系的满意程度,研究人员计算了每对伴侣的性生活频率以及性欲差异。
最终发现:性欲匹配的伴侣,并不一定比性欲不匹配的伴侣更满意。但总得来说,如果伴侣的性欲水平整体比较高,那么他们对关系质量满意的可能性更大。
但其实仔细想想,伴侣的性欲要完全精确匹配,也不太可能。
研究人员也认为,性欲的差异在伴侣关系中普遍存在。比起协商一个折中的性生活频率,或是帮助夫妻提升性欲的整体水平,找到抑制性欲的原因,可能对改善关系质量更有帮助。
以及,如果你们的关系中存在这样的问题,更重要的方向是制定策略来面对差异。比如找到伴侣性需求背后,你们是否存在共同的动机——很多人看似想要性,实际是想要亲密的感觉。而提升伴侣之间的亲密感,并不是只能通过性行为来实现的,这部分需要伴侣「做功课」以及付出共同的努力
其实不止是性生活,在恋爱关系中的任何部分都是如此:重要的不是让彼此变得相同,而是如何面对差异。
- 作者:熊大
- 链接:https://heals.top/article/blog-26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相关文章